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是文化遗产,也是历

北宋时期为磁州窑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北方地区各个瓷窑也相互借鉴学习,提升技术力量与产量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同时巨鹿处于河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水陆交通便利。巨鹿承担了河北地区瓷器转运销售的职能,大量磁州窑瓷器由巨鹿运往全国各地。

北宋大观二年,黄河水决,淹没巨鹿全城,古迹文物皆被埋藏于黄土之下形成了大量的文物积存。直至20世纪20年代,地下文物由于旱灾重见天日,顿时引起了各方学者与古董商的注意,巨鹿城内人声鼎沸,也引发了近代最大的古董倒卖案,大量文物流失海外,造成了巨大的文化资源损失。

一、巨鹿在河北瓷器贸易中的地位

(一)北宋时期河北路的经济

北宋前期由于战乱影响,劳动力缺失土地荒芜,农业发展趋于衰落,宋政府采取招抚流民,鼓励耕种的方式引导农民回到土地上来,并给出减少赋税徭役的措施如“镯河北复业民租赋二年”,以法律的手段维护复产农民的权益,鼓励耕种促进生产。

同时在澶渊之盟后,有意识的解散乡民武装,一是为了避免地方官员佣兵作乱,二是通过解放劳动力让农民回归到农业生产之中。凡遇到灾荒之年,政府还有计划的减少兵役的发配训练以减轻农民的生产负担。

据记载熙宁时期在河北地区兴修淤田与改造田地有约万亩,大大提升了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农作物的比例也有了很大变化,水稻种植面积显著提升,也改变了北方地区干旱与洪涝并存的局面,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总体环境。从而达到“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的效果。

北宋时期河北路农业经济在全国来讲是举足轻重的。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在河流治理与种植技术的更新中也是十分突出的,直接带动了河北路农业的发展。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得河北地区人民可以到达饱腹,自然在生产生活中能积累生活情趣创造出本地特色的瓷器,同时也为瓷器的销售贸易提供可能。

相对发达的农业经济带来的是手工业与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农业为手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基础。如河北地区的丝织品业都依赖于本地区生产的桑麻纺丝,尤其在河北定州地区纺织业十分繁盛甚至影响到了辽代的纺织业,“幽州有织工”且多能工巧匠。就瓷器的生产相关产业来说,河北地区的造船业也是瓷器贸易必不可少的一环。

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统一,交通发展。草市兴起为商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逐渐形成了以开封为中心的商业都市圈,其中农村的草市贸易也逐渐繁荣。随着交通的发展,对外贸易也逐渐展开。河北地区交通便利,内有诸多河流。北宋前期修筑大量水利设施为水路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基础,黄河及其支流水系成为商贸运输的主要商道,极大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二)巨鹿在河北瓷器贸易中的作用

北宋时期黄河多次改道其中黄河第三次改道流经巨鹿县与胡卢河合流到衡水与黄河的东流合流。沧州东光县码头镇出土了一艘沉船,其中有北宋末年到金初时期的磁州窑产品出土。

瓷器的内河航运通过沧州出海口运输与外销,而巨鹿为内河航运的必经之地。由此可得,巨鹿出土的器物和沧州出土的文物来源相同,可以推测瓷器烧制成功之后经由巨鹿县水路运输销售到沧州入海口外销。

制造业的发展为瓷器制作提供原料燃料以及运输手段个革新,发达的瓷器贸易必然依靠充足的制瓷原材料以及运输器具,造船业的兴盛使得内河航运成为可能。

巨鹿地区水路通畅,内河航运直达制瓷地和销售地,使其成为河北地区瓷器贸易的集散中心,大批瓷器出土就证明了这一点,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优良的商业环境使其成为瓷器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北宋磁州窑的发展与巨鹿出土瓷器分析

(一)北宋时期的磁州窑

磁州窑作为中国古代民窑中的典范,其制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龙山文化”就有制瓷的传统,制陶工艺传承千年,并在北宋中期达到繁荣时期。磁州窑在元明清时期仍有烧制,历史悠久,多生产民窑瓷器。其博采众长,独创瓷器表面施化妆土与刻划花工艺相结合以及白地黑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磁州窑风格。

北宋、金、元时期,因受磁州窑的影响,在山西、河南、内蒙古等地形成了磁州窑系瓷器体系。“今俗语,窑器谓之磁器者,盖河南磁州窑最多,故相沿名之”。如此庞大的制瓷体系需要良好的原材料支撑,一定程度上磁州窑的发展繁荣和其充足的原材料是离不开的。

磁州窑制瓷业的发展首先要有充足的瓷土资源,唐代盛极一时的邢窑就因制瓷原料缺乏,到宋代几乎难以烧制质量较高的瓷器。大青石为制作瓷器胚体的原料,其质地较为粗糙呈灰蓝色,为半软质粘土石头。观台镇和彭城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土地相对平坦适合建造大量的瓷窑。

磁州窑瓷器由于胎质不够细腻,釉色不够洁白。因此常在瓷器表面施加化妆土,其也为磁州窑瓷器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磁州窑瓷器的胎色较深或者胎土较粗,制作前先在胎体上敷一层化妆土,然后在放入窑内施釉烧制其可以使得其表面不再是胚体的本色,使原本不美观的瓷胎变得洁白和相对细腻。

北宋磁州窑的广大地区,坐拥漳河和滏阳河两大水系,沿岸的瓷窑数不胜数。元代傅若金有诗“鼓山路向云间落,溢水船从地通。宋元时期,漳河和滏阳河地区为当时的制瓷中心,商贸繁盛。我们可以从元代诗词推测宋代元时期,沿河而兴起的瓷窑。

(二)巨鹿出土瓷器分析

巨鹿地区出土瓷器繁多,有北方窑口瓷器出土,也有南方窑口瓷器出土。根据考古材料以及古籍的记载大致有磁州窑、定窑、耀州窑、龙泉窑等,但大宗瓷器依然为磁州窑瓷器。各窑口瓷器汇聚到巨鹿城,说明巨鹿地区水陆交通发达便利,同时也说明各地瓷器贸易的广泛。

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黄堡镇,早在唐代就开始烧制低温彩釉瓷器至宋代达到鼎盛。但耀州窑白瓷出土较少,巨鹿出土的耀州窑瓷器也为青瓷。巨鹿所出土青瓷器为南京博物馆藏三件瓷碗,还有大量有印花的碎片,其纹饰丰富,有莲花、菊花、荷花、牡丹纹饰。

定窑,产地位于河北曲阳县,唐代创立,鼎盛于宋。其在中国北方大地上,以烧制白瓷著称。在北宋时期达到顶峰,釉色洁白无瑕,清新素雅。其胎质较为细腻,造型轻巧秀雅致。定窑窑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北宋时期位于边境,榷场贸易发达。在辽墓中也多发现定窑瓷器出土,其中还有大部分瓷器为官字款瓷器。

邢窑初烧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时期达到鼎盛,依托自身原料丰富之优势以及精湛的制瓷技术迅速风靡北方大地。邢窑细白瓷在唐代成为主流,受到世人的追捧,其烧制的“盈”字瓷器,有超越青瓷的势头。邢窑烧制的规模庞大、种类丰富,就出土文物来讲大多为实用的碗盘一类。

磁州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北宋金时期达到了鼎盛,后世继续烧制质量有所下降,但薪火未断直至近代。由于时代所限,使得大多数瓷器并未分辨窑口与年代就被倒卖至国外,由于巨鹿地区出产的瓷器质量较好,声名远扬,因此国外将只要是河北巨鹿地区出土的瓷器都称为巨鹿瓷,因此容易造成年代和窑口的混乱。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湖田村,其在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器型有碗、盘、瓶、壶等。装饰上也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北宋早期湖田窑的烧制主要采用仰烧法,大多生产素面无纹饰的青白瓷唇口、葵口碗。

三、北宋磁州窑和邢窑、定窑的对比

(一)磁州窑与邢窑对比

磁州窑作为北方民窑之中的典范,虽然在历朝历代未被重视、未广泛留名于史籍之中,但是其出产瓷器之多,种类之丰富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因而千年以来烧制不断,在全国各地都有出土。其在成长过程中与河北地区其他瓷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了自身制瓷技艺的提升,同时也活跃了河北地区的瓷器生产。

河北邢窑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成熟。唐代时更是其鼎盛时期被广泛夸赞,其胎质“类银似雪”奠定了中国南北方“南青北白”的格局。邢窑的窑址主要分布在内丘、临城、邢台三县,窑厂相对较小且较为分散。

邢窑瓷器的烧制经历了较为漫长的演化阶段,北朝至隋代多生产青釉瓷器模仿南方瓷器,多为灰胎,胎质较厚制瓷工艺较不成熟。隋代为邢窑由青瓷转白瓷的阶段,多生产化妆白瓷、粗白瓷和少量细白瓷,形成了以生产白瓷为主的时代。

唐代之后多生产精细白瓷,其制瓷原料为本地所产高岭土,制作精细、瓷质洁白甚至可生产出可透光的透影白瓷。唐代造型丰富,种类多样为邢窑发展的繁盛时期,胎质细腻坚硬。其装饰手法也较为多样有刻画、印花、剔花等等,其也为朝廷生产贡瓷。

邢窑早期烧制采用“蘑菇型”窑柱,此类窑具较为特殊下大上小呈现倒置“蘑菇状”还有喇叭状窑柱在观台窑窑址中也有发现。瓷器烧制时将瓷器放至到窑柱之上,以三角支钉隔开也有较多的多齿形支钉。

就装烧方式来讲,邢窑的技术更为先进且比磁州窑要早几百年,邢窑在唐代所使用的的匣钵,磁州窑到北宋中晚期才大规模出现。邢窑作为隋唐时期北方瓷窑的代表其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其窑炉的形制得到了北方诸如磁州窑、定窑、井陉窑等,皆采用了以邢窑窑炉为“范本”的馒头窑。

(二)磁州窑与定窑对比

定窑自唐代开始生产瓷器,其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本地所产的矸子土,此类瓷土在定窑地区产量丰富,同时此地区也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西去灵山十里,上多煤井”。此地区有两条常年有水的河流经过,一条为自北向南的“通天河”以及自西向东“三会河”,两条河交汇于涧磁村附近。

定窑窑址占据了原料、燃料、水源的天然优势,自然生产活动繁盛。同时定窑使用煤的历史要比磁州窑早很多,为北方地区最早使用媒作为燃料烧制瓷器的窑口。早期磁州窑与邢窑一并都是用柴木烧窑,定窑用煤烧制瓷器为磁州窑所学习,到北宋中期磁州窑开始模仿定窑在馒头窑中使用煤作为燃料生产瓷器,大大提升了瓷器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结语

北宋时期,巨鹿是北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农业、工商业较为发达。陆上交通便捷,至各县府都有道路相连;水路临近漳河、黄河,适应内河航运到达磁州等地。宋代较为发达的内河航运以及商品经济,为磁州窑瓷器的交易贩运提供了先决条件。年,黄河淹没巨鹿,全城迁往高地,北宋巨鹿城被完整的覆盖在黄土之下,成为重要的考古遗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