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艺品拍出2亿,仿制玉衣抵押7亿,为

文物是华夏文明的物质史料,也是古代工匠的艺术结晶。欣赏文物可以带来精神享受,收藏文物也算作是艺术投资。但是现代工艺品拍出2亿,仿制玉衣抵押7亿,关于文物的乌龙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消息让我们对文物的真实性充满了怀疑,对收藏又爱又怕,每一个收藏爱好者都缺乏安全感。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套冠名为“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的大型玉器拍出了2.2亿。这个消息曾轰动一时,因为这套化妆台的造型,颠覆了大众对汉代人生活习惯的认知。

当大家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当事人现身说法,才将事实真相展现出来。江苏邳州的一个玉器加工商承认,这套化妆台是他受人委托亲手组装加工的。整个组装工期三个月,有多位工匠参与,还得到了玉器雕刻专家的指导。最后委托人和参与者都承认了,所谓的汉代化妆台只不过是一件现代玉器工艺品。

年谢根荣按照博物馆“金缕玉衣”的样子,手工穿玉片,仿制了一套玉衣。然后他通过关系,找到了五位重量级的文物“专家”给其开具了证书。几位“专家”未经过科学严谨的流程,仅仅草率地看了一眼就开出了文物证书。谢根荣用仿制的“金缕玉衣”违规抵押贷款7亿。此次乌龙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银行固然有疏漏,但是几位“专家”开出的证书却是有力的助攻。事后,几位“专家”没有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说前面两件事情都是神仙打架,那么第三个乌龙就跟广大收藏爱好者息息相关。年出了一批高仿的湖北双龙银币,当时很多圈内人都知道,只是把它们当成学习资料。有人却把这种高仿币反复送金盾评级,经过多次尝试以后,有一枚进盒了。然后这枚仿制湖北双龙就上了拍卖会。圈内人互通消息,都自动忽略了这枚银圆,但总有盲目信任拍卖的藏家当了冤大头。

当那位藏家意识到真相,去找拍卖行理论的时候,拍卖行却说承认这枚银圆的真实性,可以让这枚银圆继续参拍。结果可想而知,既然这枚湖北双龙成了乌龙事件的主角,那么谁都会提防它,那位藏家只有永远当接盘侠。

为何文物乌龙事件层出不穷?

我们将三件事情梳理一下,它们都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物品在持有人手上,只是一件无人知晓的工艺品。第二阶段,经过了“专家”掌眼,工艺品就变成了“文物”,无端地身价暴涨。第三阶段,拍卖行大肆包装和宣传,将无人知晓的东西变成天下闻名的珍藏。第四阶段就是等待接盘侠。

整个过程的脉络很清楚,“专家”的金口加上拍卖行的金锤,就可以将无人知晓的工艺品变成天下闻名的文物。偏偏这两家在整个流程中属于四两拨千斤,都是毫无风险的免责方。所以文物乌龙事件层出不穷的根源在于责任制度不完善。#文物#

本文由品藏赏泉聊文化原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