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噶雄

噶雄

甘肃抱罕人说的“噶雄”,指的是年轻俊美的少年,噶的意思是年轻,雄说的是俊美。有个姓杨的少年,因为年少英俊,大家都称呼他“噶雄”。

杨生本是广东人,祖父是河州武官,在任上去世。因为离家乡远,就葬在了河州。因此后代在河州定居下来。

杨生的父亲是守备,四十岁就死了。叔叔把他抚养长大。当时的河州副将叫周文锦,看到杨生孤单,又因为他是官宦的后代,就把他招到官府掌管文书。

杨生那年十七岁,周公家有个和他同岁的女儿,两人经常见面,互相爱慕。周小姐时不时送杨生点吃的东西,但是二人完全没有超过礼法的行为。还有一个少年和杨生一起管理文书,叫务子,也很聪明。务子和杨生一起住在周公书房里。

夏天,务子嫌热,搬到走廊里睡。杨生在屋里也是敞着门窗。有一天半夜醒来,就着月光看到一个女子站在床前。杨生大惊,蜷缩在床上不敢动。女子轻轻拍着他说:“不要怕,是我!”听声音好像周小姐。杨生仔细看看,果然是小姐,于是高兴地坐起问道:“深夜到此有什么事?”小姐笑着说:“我可怜你孤单寂寞,来陪伴你呀。”说完脱衣上床,五更天离去。

次日,杨生路过小姐窗下,看到周小姐正在化妆。杨生对她微笑了一下,小姐也回复了一个微笑,二人并没说话。杨生考虑到和务子在一起住,早晚会泄露。于是假称周公的命令,让务子到前面的箭亭里住。务子说:“箭亭里有个老卒在守夜,怎么还需要我去?”杨生说:“老爷的命令,我也没敢多问。”

务子虽然不敢违抗,但心里有些怀疑。在箭亭睡到半夜,就跳墙回院内查看书房的动静。刚到台阶下,就听到屋里传来说笑声。他从窗户偷看,只见杨生和周小姐说笑亲热,务子年少,不由看了好久才回去。

那个老卒问务子干什么去了,务子说上厕所了。老卒发怒道:“我一直都没睡着,你出去一个时辰了,肯定做了什么坏事。如果不说实话,我就报告老爷。”务子不得不说了看到的事。老卒是个胆小刻板的人,听说小姐和杨生私通,大惊失色。说道:“以下犯上,这小子大祸不远了。我们如果知情不报,必受牵连。听我的,你明日就去告发。”

务子本来就很嫉妒,听老卒这么说,次日就悄悄地报告了周公。周公大怒,责问妻女,周夫人说道:“女儿天天晚上和我同住,哪来这样的事?你怎么能把马桶往自己头上套?”小姐也哭着不承认。夫妻大吵起来,周小姐哭了一天不吃饭。周公一时弄不明白,只好找个借口把杨生杖责二十,赶出河州。

杨生无依无靠,流落到洮州,暂时住在一个古庙里。有一天他外出乞讨回来,吃过晚饭,正暗自伤神。周小姐忽然推门进来。小姐对他说:“因为和你感情深厚,我从家逃出来,一路追踪,终于找到这里。不要担忧,天地这么大,哪里都能容身。我会和你同甘共苦的。”杨生悲喜交集,落泪施礼道:“我身无分文,也没有一技之长,哪忍心让你跟着我乞讨?”小姐说:“何至于到那样的地步,有我在,保管你衣食无忧。”

于是二人一起到了西宁,周小姐拿出钱来置办房产、器具、奴婢,俨然成了一个富户。杨生偷着观察,来的时候也没看到小姐带着箱子,不知道她的钱是从哪来的。

半年后,杨生的叔叔到西宁来办事,偶然看到侄子穿戴华丽的从街上走过。他不敢相认,就向周围的人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河州的杨公子,才搬来不久。”叔叔这才敢登门相认。进门后,侄子夫妻出来拜见,叔叔看到侄媳妇是周小姐,大吃一惊。把杨生拉到一旁询问。当得知事情经过后,心里暗想:没听说周府小姐走失,是不是作为官员隐藏家丑呢?

叔叔回到和州后,去拜访周公,屏退左右后,说了在西宁看到周小姐的事情。周公大惊说:“我女儿一直在家,刚才还一起吃饭,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定要追查清楚。”马上派人去西宁把杨生抓回来,详细审问后,大怒道:“是什么妖物,一直借用我女儿的名字,来玷污我家的门庭。”

但是假小姐已经不知去了哪里,周公没办法,进内室和夫人商议:“杨生也是官宦世家,和我们也算门当户对。二人年龄也相当,没别的办法,就把女儿嫁给他吧!”夫人也同意。

就这样,杨生和真正的周小姐成婚了。婚礼那天晚上,洞房里却出现了两个周小姐。杨生正在不知所措,其中一个说道:“不要慌张,我是来和你解释事情原委的。我其实是狐,当年你祖父做官时在土门关打猎,我被射中捕获。你祖父看我可怜,放归山野。多年来一直想报答没有机会,看你孤单,就借机做个媒人。当然,你们也是有缘分,不然我也无能为力。”说完不见了。

后来,杨生也做了总兵,周小姐被朝廷诰封。

故事出自《夜谭随录》,摘录一段原文如下:

噶,少小也。雄,俊美也。抱罕人称“噶雄,”狱中土人之称“少俊”也。噶雄者何?人名也。人而名噶雄,以其人少且俊也。雄,杨姓,本粤东人,其祖为河州副将,卒于官,路远,柩不能归,葬河州。遂家焉。父锟为守备,四十而死。雄幼孤,长养叔婶。叔为千总。是时大同周公文锦,为河州副将,怜其宦裔,落拓,乃以雄为余丁,令掌书记。

雄年甫十七,慧黠得人心。周有少女,尤眷爱雄,时与饮食什物,虽无他事,而两心相慕悦,非一朝一夕之故矣。有务子者,年与雄埒,为人亦狡狯颖秀。日与雄同供书房役使,夜则值宿斋中。际夏月,务子宿廊下,雄宿轩内,因苦热,户牖不闭,一梦初觉,映着月光,见一女人立榻前,大惊,蓄缩不敢动。女以手抚之,小语曰:“莫怕,我来矣。”声似周女,审谛不讹,化惊为喜,急起问曰:“深夜间何事到此?”女笑曰:“怜子鳏寂,来相伴耳。”言讫,解衣升榻,启衾而入。

兰岩曰:

一狐耳,数十年之恩,犹切于心,而身报之。乃人有昨日之恩,今日忘之者,抑独何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