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刘云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460513209975038&wfr=spider&for=pc
盖碗,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茶具。它是由底托、茶碗、盖子组成的,中国人习惯把组成盖碗的三个部分比喻为“天、地、人”三种蕴含传统中国文化的精神。
现在除了传统形制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制的盖碗,只有碗和盖组成。盖碗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碗到碗和底托结合,最后又加上盖子的过程。那么一个盖碗是怎样制作的,你了解多少呢?
一、使用材料现在用来制作盖碗的材料有陶瓷、紫砂、玻璃等等,一些较为小众的盖碗收藏品也有用玉石、金银等比较珍贵的材料来制作的,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还是陶瓷制作的盖碗。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人们早在约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常见的陶瓷材料有黏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的特性是硬度高但是普遍可塑性差,经过度左右的温度烧制过的陶器可以用来装水。
但经过度左右温度烧制过的陶器就接近瓷化了,这时的陶器就几乎不吸水并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在历史上,茶具最早都是以陶器为主的。陶器具有粗糙但是不简陋,材质稳定的特点。
紫砂材质的盖碗从外形上看,颜色温和并且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颜色和光泽。紫砂盖碗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为紫砂本身材质的特殊性,烧制完成之后紫砂器中的小分子物质之间其实是存在缝隙的,所以才形成紫砂盖碗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的特点。
玻璃材质的盖碗因为材料的特性,它是透明的,所以比较适合用来泡一些具有观赏性的茶叶,茶汤的颜色和茶叶的形态能非常直接并且真实的呈现在品饮者的面前。比如我们在泡一些名优茶品时,除了品尝茶汤的滋味我们还想观赏茶叶绽放的姿态,那么这时候玻璃盖碗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瓷质的盖碗因为胎体较薄,颜色清新淡雅受到大部分茶人的喜爱。因为瓷质盖碗在烧制之后都要上釉,所以包容性极强。基本每种茶都可以用它来冲泡,正是因为表面上了一层釉,所以在冲泡不同的两种茶时,中间只要简单的清洗盖碗就不会发生串味的现象,这也是瓷质盖碗收到大家喜爱的一个优点。
不同材质的盖碗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挑选。不论是哪一种材料制作的盖碗,每次使用之前都要记得先清洗。这样做既能保证卫生又提升了盖碗的温度,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释放。
现代的盖碗茶具还巧妙地与竹、藤、金属、玉石等等一些现代人群喜欢的材料相结合,形成盖碗茶具更加丰富的展现形式。这种结合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盖碗茶具传统的陶瓷质地与其他材质的结合,可能是部分的融合。另一种是整体的替换,如使用非传统的陶瓷质地来制作盖碗茶具。
比如用竹编的技术将盖碗的盖钮进行包裹,这样既增加了美观性又防烫,是实用功能与观赏价值的良好融合。还有的使用玉石来雕刻盖碗,这样的作品一般就是用来观赏而并非真的要用来泡茶,观赏价值巨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盖碗茶具的使用材料和技术手段都会不断地发展和提升。
二、塑形方式1.注浆塑性法
在泥料中加入大量的水调和形成泥浆,再把泥浆注入到石膏模具中,静置等待石膏吸收水分之后,再把石膏模具打开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器型的胎体了,这种方法适合生产形状较为复杂并且器型较大的陶瓷产品。注浆工艺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四点,第一要注意浆的浓度和浆的流动性能。
第二根据想要的器型大小以及所使用的石膏模具的尺寸来调制泥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在吸浆和回浆的过程中考虑到时间的影响。第三要时刻留意胚体的厚度以保障胚体的完整。第四采用实心注浆法的器型往往都比较小,所以这种工艺在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压坯塑形法
通过压力将陶瓷粉料压制成你所想要的形状。压坯塑形是成本最低的一种,但经常会由于粉料水分不均,局部过干或是过湿都会使压制成型出现困难,并且成型后坯体容易在干燥或者烧制过程中产生开裂或是变形。压胚法在盖碗制作中使用较少,与注浆和拉坯相比其制作成本是最低的。
3.拉坯塑形法
拉胚也被称为“作胚”是瓷器成型的最初步骤,也是一个瓷器的根基,拉胚的好坏决定了这件器物的形态。首先准备一块泥料放置在工具台上,通过工具的辅助利用手将泥块变成需要的尺寸和样式。在初期拉胚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器物的形态之外,还要考虑到烧制过程中瓷器收缩比对器物外形的影响。
所以在拉胚阶段就要考虑到整个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干扰因素,这也是考验一位拉胚匠人技艺和经验的地方。手工拉坯是一种传统的陶瓷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与机器制作的瓷器相比,手工拉坯多了一些人文色彩在其中。手工拉坯的特色还在于,因为是手工制品所以无法完全控制它的形状和走向,这也是检验一位瓷器制作者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水平高低的手段。
手工拉坯的制作品一般情况下比同款机器制作的作品要偏重一些,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在大小、形状以及形态方面都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也是基于这样的独特性,所以手工拉坯的盖碗茶具成为私人订制的首选,比起机器制成品更具有匠人精神也更具有艺术价值,不过在制作成本上手工拉坯的盖碗茶具是三种塑形方式中最贵的一种。
三、装饰工艺装饰工艺是指运用彩绘、雕刻等装饰手法对盖碗进行美化的加工手段,陶瓷装饰也是一件陶瓷作品从素胎变为艺术作品的关键。能合理运用陶瓷装饰的匠人能将普通廉价的白胎瓷器变身成为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所以装饰艺术在陶瓷产品生产过程中占了重要地位。从大类上区分,陶瓷装饰艺术大概可以分为胎装饰、釉装饰以及彩绘装饰三类。
胎装饰就是在陶瓷的表面上用刻、划等多种方法来达到装饰的效果,其中包含化妆土装饰、绞胎装饰、刻花、印花、贴花、剔花等。在胎装饰的过程中还会用到一种叫“化妆土”的材料,化妆土的作用是可以遮盖粗糙的颗粒或美化调节颜色较深的瓷坯表面,从而达到改变胎体质感的作用。
绞胎这种工艺是把几种不同颜色的泥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揉合在一起,然后再拉坯成你想要的瓷器器型,最后烧成的瓷器呈现出多种纹理就像羽毛一样,非常有特色。
釉装饰是通过在胎体表面使用不同的釉料,经过烧制后就能产生不同的色泽变化和艺术效果。例如我们生活中常常能见到的开片、窑变、结晶等,釉色的不同只是釉装饰中最基础的一个部分,列如开片等这种无法预测的艺术形态才是釉装饰的独特魅力。
釉色的呈现主要通过釉料中的着色剂与窑炉中的气焰反应之后形成的,釉料中的着色剂一般有铁、铜等。瓷器上的青釉是最早出现的颜色釉,延续时间也是最长的。除此之外还有白釉、黑釉、红釉、黄釉等,丰富多彩的釉色构成了绚烂的瓷器装饰。
彩绘装饰就是在胎体上或已经烧制好的瓷胎上用各种彩料绘画以达到装饰的目的,可以分为釉上彩、釉下彩绘和釉中彩绘。釉上彩绘一般是先烧好的瓷器表面用色料进行创作,然后二次入窑烧成。典型的几种釉上彩技法包括粉彩、三彩、五彩等。
而釉下彩的工艺则是直接在素胎上先绘制好图案画面,整体施釉之后一次入窑就烧制完成,例如青花釉里红就是很典型的釉下彩工艺。釉中彩绘则是在已经通体施釉的盖碗上进行艺术创作,之后再上一层釉料把纹样封在两层釉料之中的装饰手法。
另外,还有一些艺术作品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比如斗彩技术。彩绘装饰使中国高超的绘画技术和陶瓷业相结合,使盖碗茶具的装饰形式更加丰富,也让盖碗有了更强的艺术表现力。
四、总结茶具蕴含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盖碗是茶具中的一种,既是茶叶的载体也是茶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如今饮茶风气盛行,并且传播到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茶具的需求随之激增,作为中国茶具中独具特色的盖碗茶具的流行,在弘扬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陶瓷设计、茶具设计、盖碗设计都有一定影响。
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中国茶具的传播,其中盖碗作为众多中国茶具中形制最特别,也是在使用中最需要技巧的茶具,带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上。如此有特色的茶具,我们需要去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它,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盖碗茶具,为盖碗的设计注入新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喜欢盖碗,使用盖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