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凳和台架是明朝家具的重要构成,那么这些明式家具又具备怎样的特点呢?椅,坐具,后有倚。凳,狭长型的坐具。明时椅子种类有宝座、交椅、圈椅、官帽椅、玫瑰椅、靠背椅,等等。凳子有正方、长方、长条、圆形等几种形式。
明晚期铁力木双龙挡板平头大案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交椅在中国家具中属于较为独特的品种,其前身系交杌演化而来,即汉末由北方游牧民族传入的胡床。交椅发端于晚唐,兴盛于两宋,精到于朱明直至清朝中道渐落。从目前流传的交椅来看,形制结构基本特点是四足前后两腿相交,可以折合。以交接点为轴,上横梁穿绳为坐,座面后角上安装“栲栳圈”半合围成搭脑,靠背以独板挖成或攒框镶板,呈现出的曲线形与人体脊背自然曲线相合,并与坐面保持度倾角,人坐在上面可以向后倚靠,藤心坐面承受压力时自然下陷3到5度的座深,形成令人舒适的休息姿势。
明晚期黄花梨包铜活折叠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交椅的设计从坐宽、座倾角、靠背弧度、扶手长度、脚踏高度等方面都符合人体工程学,在室内陈设中有较高等级,亦可外出巡游、狩猎时携带。这对黄花黎交椅后背为圆弧形三接圈,扶手为“云头”形,弯头见方亦称“鳝鱼头”形。靠背攒边装板分三段,上为透雕寿字如意花纹,中间为素板,下为亮角。前后腿相交处以铜轴连接,脚踏上包錾花铜活。这对交椅体形较大,通体包浆粲然,因明代硬木交椅传世珍稀,此对交椅又以原貌保存,可以说世所罕见。
明晚期黄花黎活榫独板面心灵芝纹挡板翘头案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聊完椅凳再说台架,包括衣架、盆架、巾架、灯架、梳妆台、镜台是古代所用的悬挂和承托用具。衣架在居室及客厅中普遍使用,但古今衣架形制与用法不同。今天衣架是用来挂衣服,而古时则是用来搭衣服。古人衣架多采取横杆式。将两根立柱插入座墩固定,中间固定横枨或横板。立柱顶端装横梁,横梁两端长出头,末端雕刻龙头、凤头、云头、灵芝等造型。横杆下装中牌子,下有横枨。衣服脱下后就搭在横杆或中牌子上,两面下垂。
明晚期黄花梨夔凤纹牌子衣架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
常见的黄花黎夔凤纹牌子衣架两立柱插入抱鼓墩座上,抱鼓墩双面浮雕花瓣纹样,立柱与顶端横梁相交处装有透雕夔凤纹角牙。中部装透雕夔凤纹中牌子,下有横枨。中牌子与横枨两端分别与立柱相交处装有夔凤纹角牙。这件衣架做工考究,细节装饰到位,为明代黄花黎衣架中之精品。
明晚期黄花梨圆后背三接雕花交椅(一对)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藏
镜台,又称镜支,是小型的梳妆台,可以随意挪动。因古代男女皆蓄发,所以此类家具为日常生活必用之物。明代时的镜台相较于前代体量变大,功能增多。形制多是一小长方匣,上有类似桌子的台面,四周装有围栏,正面围栏留有豁口,后沿栏板内竖立小型屏风。屏风两端逐渐内收呈弧形,正中装有镜支用以摆放铜镜,镜钮上的绶带可以挂在支架上。台座正面或双门对开内有抽屉数具,或直接设有抽屉,可存放各类化妆用品。
明晚期黄花梨五屏风式麒麟送子纹镜台
此类家具在明代颇为流行,为明代家具中的精细之作,皇冠中的明珠。黄花黎透雕五屏式麒麟送子纹镜台为五屏式,围屏中间高,向两侧依次递减,两端内收呈弧形,屏风及镜支皆采用透雕装饰。台座四周装有六柱围栏。正面对开两门,内有抽屉五枚。此镜台雕工繁复,体量较大,原装镜支使得此器更显珍重,为明代镜台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