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变化非常快,几乎每隔天就能学会一些本领。从只会哇哇哭到啃小手、到翻身、到坐立、到搭积木、到拿勺子,从智能平躺在床上,到会爬、会走路,宝宝的成长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每一次进步,都会特别令人高兴,但伴随着高兴一起出现的,还有一些安全隐患。如果父母缺乏安全意识,或者因为自身的疏忽,宝宝很可能会受到伤害,甚至留下一辈子的遗憾。浙江金华,一位7个月的男宝,因为妈妈在忙碌做家务,一不留神孩子从床上坠落,正好摔倒了后脑,造成了严重的脑损伤,最终不幸离世。重庆一位11个月大的女宝,从自家桌上拿了个软糖吃,结果正好卡住喉咙,因为奶奶不懂得如何急救,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孩子不幸窒息身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陪伴孩子长大,见证他人生中每一个重要时刻,但意外总是不幸坠落。所以,为了减小意外发生的几率,我们一定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作为父母必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为宝宝的成长保驾护航。欣妈按照宝宝的月龄,给大家整理了1岁前,最容易在家里出现的安全隐患,供大家参考!0~1个月宝宝1、保护好头颈这个月龄的宝宝非常小,身体柔软,尤其颈部肌肉正在发育中,没办法支撑自己的头。一旦失去外界的支持,头就会向后仰倒,或者突然歪向一边,所以保护好宝宝的头很重要。2、睡觉防窒息为了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以及窒息的风险,儿科医生建议,不会主动翻身的宝宝,应该采取平躺的睡觉方式。而且,宝宝睡觉的周围,不要放枕头、毯子、被单、毛绒玩具之类的,避免捂住宝宝的口鼻。如果需要盖被子,尽量要往下盖一点,把宝宝的胳膊露出来,提防宝宝踢被子,不小心把被子盖到脸上。另外,大人如果和宝宝同睡一张床,要尽量保持距离,避免因睡觉太沉压到宝宝。1~3个月宝宝这个阶段的宝宝,四肢肌肉有了明显发展,俯卧时能自己抬头,仰卧时会把腿抬起很高,踢来踢去,到3个月时大多数宝宝已经学会了翻身。手脚灵活的宝宝,不仅能把手放进嘴里,还能摆弄挂在面前的物品。1、防跌落、摔伤虽然宝宝还不太会翻身,但所处环境如果不安全,他们同样会面临跌落的危险,比如把宝宝单独放在尿布台上。在抖音上看过一个视频,妈妈只是转身去拿纸尿裤的一瞬间,宝宝就从尿布台上上翻落,幸好被4岁的哥哥跑过去接住,宝宝才幸免于难。这么大的宝宝平衡力差,一旦把他们放在容易跌落的部位边缘,就可能导致跌落,对宝宝的大脑造成伤害。2、防烫伤风险比如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调试好水温再把宝宝抱过来,千万不要因为疏忽忘记调水温。另外,给宝宝加热母乳切忌用微波炉,而是要用开水隔着奶瓶加热。在给宝宝喂奶前,要把加热好的母乳摇匀,然后滴在自己的手腕上测试温度。因为有时候中心温度很烫了,但外面摸起来只是温温的,直接给宝宝喝容易烫伤口腔和喉咙。4~7个月宝宝1、防撞伤、触电由于宝宝有了移动的能力,而且好奇心较强,在宝宝学会爬行前,要做好安全检查和防护工作。对于3岁之前的宝宝来讲,靠教育让他远离风险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根本不理解爸妈讲的道理,所以还是要以看管为主。比如桌子、柜子、茶几的边缘,最好贴上防撞条,把宝宝能接触到的电源小孔,最好封起来,不要在宝宝的活动区域摆放花瓶等易碎物品等。2、防跌落宝宝现在翻身已经很随意了,也能靠着沙发、餐椅支撑坐立,但他们的身体还是不平稳的,所以不要单独把宝宝放在能坐立的地方,尤其是高于地面的位置。因为宝宝会主动挪动身体,失去平衡后很容易跌落下来,所以家长最好在比较危险的地方铺上地垫,或者用围栏围出一块区域,这样就不用担心宝宝跌落了。这个阶段,最好把婴儿床的高度降低,宝宝在里面睡的时候,要确保四周的床缘都竖起来,可以拆卸的栅栏或小门都已经卡紧。包括悬挂在床上的摇铃也应该拆除,避免宝宝拉拽时被缠住,或者发生其它危险。8~12个月宝宝宝宝这时候会很轻松的爬行、站立,或者开始学习走路,还能用手指捏起细小的物品,这就意味着宝宝的大动作能力变强,发生危险的可能会更大。1、防异物卡喉宝宝这时候会对比较小的物品感兴趣,比如硬币、小糖果、小玩具等,而且拿起来顺手就放到嘴里。所以,我们要把宝宝可能会误食、中毒的物品,全部放到安全的地方,或者是锁起来。包括一些经常玩的玩具,塑料袋之类的,也要引起注意,因为宝宝比较贪吃,很容易啃下来一块,卡到喉咙深处,造成窒息。2、防摔倒与烫伤虽然宝宝已经能听懂一些话了,但依然无法理解危险的含义。有实验发现,对于刚刚学习扶物走路的宝宝来讲,即使看到前面有一道沟,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踩下去。宝宝会自己移动后,厨房和卫生间就变得比较危险了,像刀具、叉子、洗洁精、消毒液、化妆品等,最好收到宝宝拿不到的地方,还要把热水的温度下调,避免宝宝自己打开热水烫伤自己。包括客厅的水杯、热水瓶之类的,也要放到安全的地方,宝宝虽然有时候拿不到,但很容易拉扯线物的时候拖拽到,间接造成伤害。总结:一岁以内的宝宝,需要特别留意的安全隐患有五种:窒息、跌落、卡喉、烫伤、触电,为了宝宝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家长们一点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否则等事故发生后就后悔不已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