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陪伴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曾学信
好孩子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而是家庭引导和培养出来的。因此,学校、家庭要紧密配合、相互依靠、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提高孩子的成绩。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如何让孩子快乐地度过三年初中学习时间呢?我认为,家长应该在五个方面给孩子适宜的爱,让孩子在适度的爱中健康成长。
一、陪伴
我非常认可这样的观点:陪伴孩子不但是父母的核心责任,也是为人父母送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其实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离开父母身边,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只有十几年,而这十几年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对孩子的陪伴可以从三件简单的事情做起。
1、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沟通)
调查统计79%的青少年都喜欢跟父母在一起吃饭,吃饭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比吃什么更为重要。哪怕父母双方只有一个人能够赶上吃饭,也同样能达到以上的效果。我们曾经对学校全部家长进行过调查,居多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公务员、一种是生意人,这两种人的应酬都比较多,在家陪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多,这个调查或许对在座的有一点启发。如果大家都可以经常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的话,饭桌上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有学问的问题。我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的表情、多和孩子谈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观察孩子上学心情是否愉快,要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和班主任沟通情况。说了在饭桌应该做的之后再说说在饭桌不应该做的:切忌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晚饭不要批评早饭更不能批评。对此,我的观点是:在饭桌上批评孩子,孩子伤心,大人伤身。不是说不能批评孩子,要批评孩子最好另找时间和场合。
2、一起进书房,一起上书店
一起进书房的含义是一起读书,不管我们能够读懂多少,和孩子一起读书应该成为一个家庭的生活常态。一起上书店在于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这个读书不要限制范围,只要不是禁书,什么书都可以读。现在我观察发现,小学生家长陪孩子上书店的多,中学生的少;而和孩子一起上书店的家长中,给孩子买教辅书的多,买其它读物的少。其实,孩子在这个时候最应该让他们多读一点课外书,现在打下的文化底子对以后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有句古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只有多读书才能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从而在中考、高考中厚积薄发,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看网络小说。
3、一起运动,一起听音乐(欣赏艺术)
我认为热爱运动、阅读和艺术应该成为一个人一辈子健康成长的三种有益爱好。而这些爱好是可以通过家长加以引导的。就家庭教育而言,通过和孩子一起吃饭、运动、逛书店、听音乐这种方式,把孩子聚拢在父母的身边,这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注视本身就具有一种教育力量,就是在通过自己的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不能只讲文化课成绩,而应该全面发展,把男孩子培养成内涵丰富的绅士、把女孩子培养成气质高雅的淑女。尤其是运动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不说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只说中招升学考试,现在体育加试成绩为70分,以后有可能提到分,而且是智能化仪器测试,任何人也做不了假,要靠孩子的体质去一项项的考,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注重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二、引导
1、引导孩子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孩子,对于整个社会,代表着未来;对于每个家庭,则意味着幸福。安全是幸福的桥梁,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安全健康的人生,因此,确保他们的安全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我希望你们能经常性地跟孩子交流安全教育的问题,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运动安全、网络安全等都是初中学生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要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自救自护常识,不与社会上不良青年联系,教育他们“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是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2、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千万不要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孩子吃苦教子成才更是爱。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处在家庭的中心,容易养成自私、说谎、不诚恳的坏毛病。孩子长大后早晚要离开父母去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挫折举手无措,还不如让他们从小摔摔打打,练出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本事。
曾国藩常对身边人说:不管多爱孩子,也要忍下心让他们去吃三种苦:第一锻炼身体的苦,第二学习的苦,第三独立生活的苦。香港富豪李嘉诚,家境殷实,但对孩子教育严格。不宠溺,不娇纵。让孩子挤公交车上学,孩子长大读书后,又让他们勤工俭学。两个儿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送出国外,离开父母,独自去陌生城市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因为李嘉诚认为,真正的爱孩子,是让孩子从小自立自强,奋发向上。只有自立,才能自主,才能自强。没有那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是每一位父母爱孩子的方式都是对的。现在家庭日子过的越来越富裕,有的家长,为了满足孩子虚荣心、攀比心,给孩子买一些现在还不需要的奢侈品,如手机、高档服装、化妆品、首饰等。这些物品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给学生购买高档服装、鞋帽等,容易形成学生盲目攀比心理,学校将逐步要求学生在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我们这一届学生的春秋校服每人就订了两套。夏季校服每人也订两套的话,就基本上能做到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
关于手机,有的家长说给孩子买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请问只要你按时接送,还需要联系吗?偶尔联系的话,学校有电话。手机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有多少成年人都成为了手机控,何况是一个孩子。手机的功能之强大,游戏之丰富,是家长所无法想象的,用的好对孩子有好处,用的不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为此,在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学生不准将手机带进课堂。以后凡是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带手机,一律收缴年级办保存,直到放寒假再归返家长。
(2)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初中,课程多了,作业多了,老师多了(三多),节奏快了,有些孩子可能会适应不过来。所以,家长要配合老师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302.html